周风眠可重视了,听得也认真。
还拿个小笔记本,一条一条的认真做笔记。
他在京城这么长时间,也没闲着。
查了很多资料,咨询过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还跑了很多政府部门打听相产政策,以及尽可能的争取可能的优惠政策,补助啥的。
项默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想问题再发散思维想到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周风眠是提前预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大家的目的都一样,也算是殊途同归。
项默提的问题,周风眠大部分都有准备,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两人这么一碰,总有他想不到的部分,有注意不到的细节。
互想补充,都受益。
“我考虑了一下,决定接受音乐学院的聘书,也是时候落叶归根了……”
项爸做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决定。
项默跟周风眠打电话,在聊什么,之后每天跑大学,去图书馆查资料,去找专家咨询,问的又都是哪方面的问题,他都知道的。
也看出来,闺女是真的对山沟沟里的事业上心了。
他是个艺术家,更愿意带着情绪看世界,而不是理智。
所以,相对于让女儿继承衣钵成为钢琴家,他更在意女儿是不是过得开心,是不是幸福。
项默当然开心项爸能回国了,这样她也不用两头跑,多好的。
事业重心转回国内,才是她心之所愿。
不过又想到苏红,老爸要回国,那不是要分居?他离开苏妈,自己又要进山,不能在身边照顾他,他自己能活下去吗?
这么想着,就眼巴巴的看着她苏妈。
把苏红给逗得,“别那么看着我,不能把你老爸扔了不管的。
我本来就劝他回国,我也要把事业重心转回国内,现在国内发展越来越多,各个行业都在往上走,我可不想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是你爸,啥不得这边的学生,才一直犹犹豫豫的。”
啊,原来是这样啊。
那就没问题了。
“那老爸的学生怎么办啊?”
项教授带学生要求严格,收徒标准高是出了名的,当了十几年的教授,听过他课的人多了,但被收入门下的,总共也没有十个人。
目前还有三个在读的呢。
其中就有时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