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既然给文思院下了单子,沈妙妙自然要按照上面的品类一一制作。
这工作量先不说,单要在器物上面施展的各种制作工艺,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沈妙妙心里也有她的打算,熬了几个晚上,终于画了厚厚一摞的样稿摆在了诸位匠使的面前。
但手艺人从古至今,都有一个无法撼动的特点。
无论年龄长幼、无论擅长的领域是什么,甚至无论他们平日里性格如何和蔼可亲,但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坚持,一旦涉足进他们的天地,想要改变他们的风格和个人偏好,完全按照设计样稿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沈妙妙早就熟悉了这个流程,好脾气地坐下来,耐心和他们解释自己设计的出发点和理念,在每一个图案和细节上,和匠使匠师们磨合、商议,不断地和制作不同器具的匠师确认制作方向,她虽顶着文思使的身份,又有着御赐的金牌,但并没有用高人一等的身份和官权来下令,而是完全站在和匠师们平等的位置,不厌其烦地反复和他们商讨议论,甚至愿意听他们的意见,一遍遍地修改设计图案。
有时候她甚至亲自上阵,加入他们的行列。
她的力气不大,但无论是镌镂抽丝,錾花雕金,还是压印锤磨,操作起来皆是让人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就让人沉迷其中。
文思院里的工匠们再次深深被这位文思使大人折服,一个女子尚且有如此出神入化的手艺,他们哪能落后呢。
自此,只要文思使大人在场的工坊中,工作热情总是要比往日里高上三丈,搞得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的许州正只得满地乱跑,沦为文思使大人的跑腿。
在文思院里的活计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前朝百官中,一种摸不清路子的小物件,悄无声息地闯入官员们的视线中。
最开始,只是那些神似的外形吸引了一些注意力,但只管家国天下的大臣们并不在意,有的人随手扔给随从,这之后就忘了。
有的也带回家,扔在书房的角落。
好一点的当做稀奇物给家里娘子夫人们看的。
上面发下来的小物件,倒是没有多少人留意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沈妙妙是直到自家大哥二哥也带着绒花做的小鱼小鸟回家,才确认了那位中丞大人办事效率奇高。
她这几日都是早出晚归,简直是沈家最忙的一个人,郑元英实在不放心她的身体,想拦又知道没有办法,只得让银珠和碧翠每日跟在她的身边照顾。
有了银珠碧翠在,倒也能帮上不少忙,沈妙妙便点头同意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