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流行会演戏的歌唱天王和会主持的电影明星。
而事实证明,确实有能够全面发展的天才式艺人,所谓的祖师爷赏饭吃,天生就是成为巨星名流的料。
再后来,时代在技术革新的压力下,马不停蹄地往前奔跑。
观众变得更近了,又更远了。
他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无聊。
多栖发展显得不再重要,更多人希望看到的是术业有专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得专业和权威,才能成为行业的标杆。
所谓工匠精神。
现代人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真是有着一种奇怪的执着。
单阳觉得,其实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开开心心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好,并没有多神秘。
之所以显得珍贵,大概是因为多数人究其一生,都无法找到或者无法实现为自己的快乐和成长而工作。
当工作成为一项只为养家糊口的工具,它就不再有趣,不再能激发人类的探索欲望和幸福感。
那种长时间沉浸在某种劳动之中,全身心投入,看到产出。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
而这种快乐,原本应该是容易获取的。
单阳觉得幸运,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能够让自己不断迸发灵感和激情的事业。
也许在“工匠精神”
的鼓励下,他应该专注自我,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主持人。
然而,本分并非他所求,单阳想要发光发热,想要万众瞩目。
唯有永不停歇的聚焦,才是艺人永恒的生命力。
想方设法融入到观众的视线之内,无疑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
单阳没有拒绝这个剧本。
第一个剧本是郭倍全责为他挑选的,单阳拿到时,基本就是结果。
但他并没有什么异议。
他相信郭倍的眼光。
然而,就在此时,单阳还有一件事亟需解决。
上一次,他因为参加《谁能活到最后》的节目,离开两个月,简间接导致缪谦修的精神状态恶化。
这一次,单阳不想重蹈覆辙。
如果接受剧本,虽然戏份不多,但仍旧意味着单阳会离开一段时间,且这个时间并不固定。
他已经知道了,缪谦修的双相症状之一,就是并不喜欢关系里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这会让他感到不安和被遗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