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撇撇嘴,“早让侄儿媳妇选一间,一直不给个活儿,婶子也没法子。”
看来应该是郝氏亲自给老夫人说了,所以黄氏才没法子吧。
可若是顾廷礼学有所成,三婶子有了依靠,老夫人放了心黄氏心里琢磨的事儿,未必不会如愿。
当然,这是童若瑶乐观的想法。
抬头看一眼深深埋着脑袋,十分胆怯好似孩童的顾廷礼,童若瑶忍不住叹口气。
郝氏想现在分家单过,也不知脱离大家庭日子能不能过得下去,不过老夫人一直没说这话,估计郝氏也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
本来三房就是依仗大房和二房,老夫人也想顾廷礼学有所成,不求别的,至少能养家糊口。
郝氏又谢过顾廷煊和顾炎,老夫人见她如此似是放下了心里的芥蒂,心里欢喜叫大伙散了,各自忙各自的事儿。
顾廷煊和顾炎要带顾廷礼去铺子熟悉熟悉,有家里的人在旁边,免得他胆子太小见了生人不敢说什么。
再说,老夫人虽吩咐了顾廷礼在家时多请教顾廷煊和顾炎一二,可顾廷礼并没有来找顾廷煊,也没有找顾炎。
从千禧堂出来,黄氏拦住童若瑶和吕氏,笑道:“一会子我就打发人去外面把要做的请帖定下,然后把各处亲戚的名单叫人罗列出来,好给大嫂子送来,有劳大嫂子也帮着瞧瞧,看看有没有疏漏。
这样等帖子拿到手里了,侄儿媳妇就能快些写好,早些打发人给亲戚们送去,免得到时候迟了,有些通知不到的,还说咱们瞧不起人家呢!”
顾家本来的亲戚不多,基本都是隔了房的,因大老爷出事后大伙怕受牵连,基本都不再来往。
后来顾家慢慢崛起,成为大夏皇商,那些疏远多年的远方亲戚,也没脸再上门。
倒是,黄氏娘家人一直来往着,童若瑶嫁给顾廷煊那会子,人虽没来,都送了贺礼来的。
还有就是吕氏的娘家人,但也基本没什么人,吕氏上面有位哥哥,也早已患病离世多年。
下面有位妹妹便是敏慧的生母,也是早撒手人寰。
郝氏亲戚倒是有几门,不过也不是近亲,总之顾家也算是门庭稀薄,所以看到黄氏送来的那些名单,童若瑶倒是没有大多的惊讶,亲戚里头,黄氏的娘家人几乎占了一半,老夫人的那些娘家侄儿什么的,也只有三两家罢了,其余全是生意上有来往的商户,或者与顾家有些交情的人。
以及常年效忠于顾家的那些体面掌柜。
林林总总的放在一处,倒衬托的童若瑶娘家的亲戚身份地位高一些。
无论官品大小,好歹也是官,何况,还有童若秋的夫家孙家和大嫂蒋蓉华的娘家蒋家。
但也不及国公府王家身份地位尊贵。
看到郑家的字样,童若瑶顿住,忍不住搁下笔。
小玉在一边磨墨,见她如此,忙道:“二奶奶写了一上午了,是不是累了?要不歇会儿吧。”
童若瑶摇摇头,上次瞧童若绾的模样,柳姨娘早产似乎与她有关,只是自己一时琢磨不出来。
而现在外面盐一事,据蒋蓉华和顾廷煊透露的信息来看,和郑家多多少少脱不开关系。
正说着话,只见香雪神经兮兮的跑进来,好像受了什么惊吓似的,脸色煞白,十分不好。
小玉见状,忙问她怎么了。
香雪拍拍胸脯,好像还没有从惊魂中回过神,小玉一急,道:“什么事儿吓成这样,莫非大白天的你见鬼了?”
香雪深吸几口气,道:“谁见过鬼,倘或见过还有命活?不过,那人和鬼也差不多!”
童若瑶被她这一搅合,把注意力也全吸引过去了,笑问道:“不做亏心事,见了鬼又有什么好怕的?鬼本无形,心中有鬼才有形。”
小玉道:“可见你这蹄子定是做了亏心事,所以才怕成这样。”
香雪懒得理她们,自己到了一杯茶吃下去,才稍稍镇定一些,道:“哪里是鬼,分明是个人,不过模样凶声恶煞的,实在吓人。”
顾廷煊平日里黑着一张脸就足够吓人的,童若瑶笑道:“到底什么人你仔细说,别弄得神神秘秘的,叫我们猜也猜不出来。”
香雪咽了咽口水,才娓娓道来,“方才门上的婆子进来吩咐,说二爷叫咱们这边的厨房多做几个菜给九爷送去,说是来了客。
不过咱们这边二奶奶在,不好招待外客,九爷那边就是九爷独住,所以……那婆子只说来的客人凶神恶煞,我瞧着她脸色不好,还以为她糊弄我,听说二爷和九爷领着客人去拜见老夫人,我就跑去看,结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