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裴礼饱读诗书,又在中枢打滚,见识胜过旁人许多,细细一想魏王生平,仍旧生出几分“莫非天命真在他身”
的感慨——若非如此,最后可能继承大统,龙章凤姿的太子、梁王、齐王为何都没熬住,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没了,原本不甚显眼的魏王却成了皇位继承人的大热门?莫说十年前,二十年前,即便在现在,魏王的势力也是很不够看的。
有些事情便是如此,你不说还不觉得,一说,原本将信将疑的事情越发清晰,就连自己都信了。
裴熙见父亲已有这个征兆,想了想,还是决定给父亲泼冷水:“天命在不在魏王,这不重要,咱们这样的人家,就因一块祥瑞便巴巴地凑上去,平白丢了身份。
您愿意效忠他,也得他信才行啊!”
听他这么一说,裴礼的脚步停了下来。
洛阳裴氏历代家主几乎都是天子心腹,在京则为朝中重臣,在外则为封疆大吏,政治能量非比寻常。
莫说魏王可能做太子,哪怕他真做了太子,裴家人也不用对他多么谄媚,尽量不得罪,将自己的本分做好即可。
裴熙见父亲的表情,知道必定还有什么事情促使他下决定,便慢悠悠地说:“再说了,这等时候,应是魏王求着咱们,何须咱们粘着他?”
“旭之,你——唉!”
裴礼叹了一声,也不顾什么面子,愤恨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裴义娘子的亲侄女,两年前就嫁给了魏王府一个姓纪的幕僚的侄子。”
“姓纪的幕僚?”
见裴熙露出几分思索之色,裴礼还以为儿子不清楚这里头的事情,毕竟魏王虽是皇子王孙,之前却低调得很,势力也小得可怜。
他收了些什么样的人,究竟是什么出身,没多少人关注。
当然,那是以前。
怀献太子过世之后,诸王蠢蠢欲动,朝臣不甘落后,略有些能量的人家都会对诸王的臣属、宾客、幕僚彻查一番,洛阳裴氏也不例外。
裴礼的平庸只是相对而言,无法更进一步,在激流中保全家族,守成却勉勉强强。
他身为上宛侯世子,洛阳裴氏的继承人,自然有数不清的人愿意为他做事。
哪怕纪幕僚籍籍无名,裴礼有心一查,穷亲戚不至于个个都清楚,做个小官胥吏的族人肯定是重点观察的对象。
这一查,不得了,世子,您的死对头已经出了手啊!
裴礼和裴义这对异母兄弟,嫡出的觉得庶出的奸猾狠戾,诡计百出;庶出的觉得嫡出的平庸无能,全仗出身。
碍于大夏嫡庶的天渊之别,世人更敬重裴礼自不消说,偏偏两人的父亲更愿意用裴义,对这个跟在身边的庶子赋予更多权利。
仇恨长年累月地积攒下来,两兄弟纵谈不上如同仇人,情分也不会比陌生人更好一些。
裴熙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祖父是什么用意,暗骂了一声不愧是老狐狸,眼光准得很,两三年前就暗中下注,拿得又是随时可以抛弃的庶子,故他神色淡淡,异常不以为然:“不过是投石问路的棋子罢了,阿耶无需将他放在心上。”
“若是旁的王爷,我自然不怕。”
裴礼望着儿子,恨铁不成钢地说,“可这个人是魏王,魏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