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言声情并茂的朗诵完毕,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自己可是苦思冥想才想出来这么一首现代短篇诗。
为了避免自己出风头会引起一系列的羡慕嫉妒恨后遗症,自己真是煞费苦心。
诶?怎么没有掌声?
难道自己朗诵的不到位?还是他们被自己的朗诵词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带入了意境之中,深深地震撼了他们?
众人表情是精彩万分,动作也是各具鲜明特色,他们真的是被三王妃所“创”
的独特诗,深深地震撼了!
此诗整体来讲,即便是这里对文学造诣颇深的学者,理解上来也不过是隐隐约约,不是很通透。
要看真实世界,为什么要去湖边看倒影?
说道“哇”
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跟着“哇”
一声,然后就听见一句“天在下,地在上,一切都反啦”
,难道这不是一句废话麽?
湖中所映出的景象与真实环境相互对应。
但是,为什么又突然扯到有关食物上去?虽然他们也非常认同“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
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三王妃的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雪华带头鼓起了掌,如梦初醒的众人也是随即跟着拍打掌心。
确实让人大开眼界,此诗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内心。
“其实本王妃也是这样认为的。
嗯,这首诗的题目叫做《颠倒》。”
至于谁写的来着,她不记得了,反正不是自己作的。
雪华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没料到对方如此会借坡下驴。
“想不到三王妃平日赏湖也赏得这么仔细。”
某女不善的道,这是在质疑沐言的“创作”
。
“平时没注意,就今日来时碰巧经过宫里的一处人工湖,本王妃当时就有些感慨。”
所以,借着这次“机会”
,作诗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慨?众人心中所想。
“三王妃,此诗……可有何寓意?”
有某学术研究老者提出了疑问,请恕他学艺不精,体会不到三王妃诗里的精髓。
寓意?这她还真不知道。
若是几言律诗或者词,她没准能根据学过的鉴赏诗歌知识简单掰扯几句。
但是这首《颠倒》嘛,不像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聂鲁达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等等等比较有名气还通俗易懂的诗歌,看一遍能很快了解作者所表达大致的思想感情。
让自己解释其中的寓意,简直是在为难她嘛,自己又不是诗词鉴赏大咖。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全诗歌的中心围绕在题目上,可以从这方面突破。
不过沐言并不打算深究,只想快点结束,站了一小会儿腿有点酸,腰也有点痛,最近没休息好,连话她都懒得多说两句:“用心慢慢品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各执己见罢了。
她一席似是而非的话,让真正懂诗歌的人觉得此诗寓意高深莫测。
全诗整体看来真没什么特色,唯一一句“民以食为天”
,让他们大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