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那个,兴安这厮,也算是办了件好事啊……”
朱祁钰有些尴尬,话又不好再转回来讲。
只好顺着之前的话头继续,同时安慰自己过个几百年兴安这事情非遭人骂死不可。
自己是皇帝,还是不要有这种“功绩”
傍身了。
“这个……麻风之症,那个……我好像之前读到过,唐宋时期就有专门的处所防治。
这个……之前不是要撤裁太医院人员吗?不如就各地设置医所,也别裁撤了。”
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思考该怎么把话说下去。
“医疗所,对,就是医疗所。”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朱祁钰有些兴奋的摇摆着食指说道:“在全国各县设置医疗所,由朝廷出资,命医者坐诊。
这医者嘛,若是遇上时疫之症,可越过本级官衙直接奏报上级。
对,准越级上报,如果遇到重大疫情可直接上报太医院。”
朱祁钰想到了由太医院到县级医疗所形成一个直线分级领导的医疗体系,一方面通过行政领导层面建立隶属关系,一方面又保障医士一定程度地流动性。
“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书也看是哪些书,兵法也是书,医药也是书。
之前不是就有传说,名医华佗的医书就未能传世,留下了遗憾。”
狱卒家室烧毁华佗医书这事时间太过久远,根本没法考究。
“那唐时的孙药王却是留下了《千金药方》、《唐新本草》这般传世宝典,可不比读死书强上百倍?不妨由朝廷出钱出粮,命太医院并民间医者献药献方。
无论是救人的、害人的,尽数记载成册。”
中华数千年传统都是密技传儿不传女,传子不传徒。
非要外传的,只能是师傅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才会传出来。
那要是最后半句话没说出来咋办?凉拌!
那就只能是绝技成绝迹了。
让老百姓把自己的药方子献出来,朝廷出钱刊印成书。
所有献药献方有功的都能得到减免钱粮到现银赏赐,除了名字能被刊印在新着成的药典、医方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成为朝廷认可的医士,那可就真是光耀门楣了。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这世间多少人想让自己的名字被流传下去而找不到机会。
更不用说有多少人想要求个一官半职考了大半辈子却只能止步在秀才甚至童生这个位置上了。
“陛下,这样操作岂不是天下医者都有机会做医官了?”
“有什么不好吗?能够医治更多的病患不是好事吗?”
“那朝廷也没有这么多钱粮供养这么多医官啊!”
“你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天下医馆都是亏的吗?不是啊!
医馆是福利机构不代表就是慈善机构。
搞个官民合办就好了。”
朱祁钰不以为意道:“单列一些病症出来,贫户可以凭官府凭信按半价、甚至免费医治。
富户正价医治,这就有赔有赚了,朝廷再贴补一二,善户捐助一二,这不就稳了?”
放出去一些官凭而已,俸禄完全可以出在医者自己赚的钱粮上,只要操持好医所就成了。
如果有人在这上面贪腐,那不正好又多一个查抄富户的由头?
劫富济国,这可是大明立国之本啊!
喜欢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实录请大家收藏:()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实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