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王翠的妇女站在一个卖布料的摊位前,眼睛紧紧盯着一匹色泽鲜艳、图案精美的布料,爱不释手。
她轻轻拿起布料,放在身前比划着,脸上喜笑颜开,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自己穿上用这布料做成的新衣后的模样。
王翠一边摩挲着布料,一边与摊主赵四商讨着价格:“赵四啊,你这布料虽说花色确实漂亮,可价钱也不便宜呀。
你看能不能给我便宜点,我多买几尺,回去给家里人都做身新衣裳。”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语气里透着几分恳切。
赵四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连忙回应道:“王大嫂,您眼光真好,这可是刚从南方运来的上等布料,花色和质地都是顶好的。
不过看在咱们都是老街坊熟人的份上,我就给您个优惠价。
您要是多买几尺,我再额外送您一小段,回去给孩子们做个小物件啥的。”
赵四心里清楚,王翠是个常客,为人实在,给她优惠既能做成生意,又能落个人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集市的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笑声。
原来是一群孩子们在人群中欢快地穿梭嬉戏,他们手中紧紧握着红彤彤的糖葫芦,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山楂裹着香甜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孩子们你追我赶,笑声如银铃般在集市上空回荡,为这个热闹的地方增添了一份纯真与欢乐。
他们无忧无虑的模样,正是大东北如今和平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动写照。
街道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每一家都呈现出生意兴隆的繁忙景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匠铺,铺子不大,却弥漫着一股炽热的气息。
熊熊燃烧的炉火将整个铺子照得通红,火星子不时从炉中溅出,如同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
铁匠们赤裸着上身,肌肉在火光的映照下线条分明,汗水顺着他们的脊背流淌而下,滴落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化作一缕青烟。
他们手中紧握铁锤,有节奏地敲打着烧红的铁块,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感的乐章。
每一次锤击,铁块都在砧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自己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转变。
不远处的木匠铺里,又是另一番安静而专注的场景。
木匠们全神贯注地精心打造着各种家具,木屑在他们周围飞舞,如同冬日里的雪花。
其中一位名叫孙强的木匠,正专注地雕琢着一张桌子。
他手中的刨子在木板上轻快地滑动,刨花像卷曲的丝带般纷纷落下,露出光滑平整的桌面。
他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执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时,顾客刘顺走进了木匠铺。
他绕着那张即将完工的桌子转了一圈,轻轻抚摸着桌面,感受着木材的纹理和光滑度,不禁赞叹道:“师傅,这张桌子做得真结实!
瞧瞧这榫卯结构,严丝合缝的,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
还有这桌面,打磨得多光滑啊,一点毛刺都没有。”
孙强听到夸赞,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用满是木屑的手挠了挠头说:“刘大哥,您满意就好。
咱做木匠活的,讲究的就是个实在,用料扎实,工艺精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您要是用着觉得不错,以后有需要再来,我一定给您好好做。”
继续往前走,便能闻到从饭馆里飘出的阵阵诱人香气。
饭馆里坐满了食客,热闹非凡。
厨房里,厨师们忙得热火朝天,炉灶上的火焰呼呼作响,锅铲在锅里不停地翻炒,各种食材在锅中碰撞,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
食客们围坐在桌旁,尽情品尝着美味的菜肴。
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有色泽红亮的红烧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有香气扑鼻的糖醋鲤鱼,外酥里嫩,酸甜可口;还有清爽解腻的凉拌时蔬,色彩缤纷,口感脆爽。
食客们大快朵颐,满足地咂咂嘴,时不时发出几声赞叹。
“这菜的味道真是绝了!”
“好久没吃得这么过瘾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