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是小说的时代,即使现在那些主流文坛的大佬还看不起小说。
而小说界内部,描述普通市井生活的小说最受欢迎,只能说人民的取向已经非常明显了。
也就是说,好的题材是贴近大众生活的。
而贴近大众生活,除了写一个商人或者工匠做男主角外,现在的作者好像就想不到其他了。
但是这对于连翘来说不成问题,她首先就想到了科举文,男主角是一个专攻科举的读书人!
——当然啦,肯定是要有金手指的,不然现实的科举文恐怕很难写出爽感。
表面上看起来科举文写的是读书人的事情,有一点儿阳春白雪,根本说不上贴近大众生活。
实际上这个想法大错特错,科举文甚至比商人主角的小说更加贴近百姓日常,引起大家的共鸣。
家里有读书子弟的人家就不要说了,这种题材对于他们来说当然足够贴近。
而家里没有读书子弟的就远离这个题材了,却也不见得。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科举考试是做官的渠道,所以但凡是有希望的,谁不想自家子弟能够走科举的道路呢。
只不过或限于自家的经济条件,或因为子弟本身的天资有限,绝大多数人没有走上这条路而已。
但是他们没有走上这条路不代表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关心这件事。
实际上,大而化之来看,包括乡下种地的老农,都是关心这件事的!
非要说的话,他们不是科举的现在用户,却都是科举的‘潜在用户’。
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读者都对一个话题感兴趣的时候,写这个题材会不会火?这个答案的肯定的。
相比在现代,在古代写科举文甚至更有前途!
而现在的作者显然还没有注意到这个超级大金矿,他们偶尔也有涉及到科举的内容,但是这种涉及是浅尝辄止的——大概可以参考连翘上辈子古代的小说,书生主人公参加科举很常见,但也从来没有出过一篇‘科举文’。
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个空白了,因为连翘的定下——这种类似科普的小文章挺多的,她这么说也不显得奇怪。
只是作为被采访者,报酬很普通,想来那些‘才子’们是看不上了。
当然了,她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搭腔总比和十几二十岁的男子走的过近要好一点。
这可不是现代,一个女孩子多少还是注意一点。
在这方面,连翘向来注意保护自己。
生活会磨平一个人的傲气,每天在法华寺前给人代写几文钱一封的家书显然让陆秀才早就变得实在起来了。
有钱拿,只要坐着说说科举上的事情就好,这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连翘选择了在茶楼里面说话,茶楼里茶点、茶水的消费算她的。
另外每天问答大概两个时辰,按次算钱,一次给钱一钱银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