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直接从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变成了一个工部员外郎家婆婆不疼、丈夫不爱,无人待见的黄脸婆。
就连元春大姐也被逐出了宫。
横祸一茬接一茬,便是宝钗处变不惊,七窍玲珑心肠,也慌了手脚,无计可施。
偏偏,大小选还是如约而至。
而宝钗,却是连贾宝玉这块顽石也丢却了。
若是小选再不成功,怕是从此便当真只能做一个商户女。
叫她如何甘心!
偏生,她当初刚入荣国府时候,为了笼络人心,很是用了些手段,连王夫人也从旁帮衬,很是传出了些风言风语,没少将她与黛玉并提,且一捧一踩,高低分明。
便是宝玉处,金玉良缘的说法亦是甚嚣尘上。
黛玉曾经为此,可没少暗自抹泪。
何况,黛玉如今"
飞黄腾达"
后,却也不忘拉扯姐妹,三春并湘云甚至凤姐、李纨,几人都时有交往。
唯独自个儿,黛玉从不曾主动相邀。
且她既然已搬出了荣国府,连死皮赖脸跟着同去的资格也没了。
龃龉既在,摆明黛玉也没有深交意思,最后就连黛玉这条路,宝钗也已行不通。
四处无门,便只能靠自己闯出一条生路来。
于是,宝钗便和绝大多数女子一样,将主意打到了雅舍每七日一次的小会上。
且宝钗比绝大多数女子还都要聪明些,好生玩了一手故弄玄虚。
这些天来,四处打听潇湘妃子是谁的人,简直多不胜数。
茶楼酒肆、书斋乐坊、说书场上,这潇湘妃子其人被传的神乎其神。
有说她貌若天仙,常人见了便要神魂颠倒,以至出门从来薄纱遮面,不敢与真面目示人。
这一版说法,黛玉真先听到的,便颇嗤之以鼻,笑话它定是浮浪子弟或者杂技卖艺之人,浮想联翩,胡诌为之。
毕竟,大家闺秀通常都不上街。
若是非要出门,不论美丑,少不得都要毡帽、斗笠的戴着,防人窥视,难不成全都是怕旁人看了变痴变傻变呆子?
还有人说,她貌似无盐,天生奇丑,左边脸上,胎里便带老大一块红记,十分骇人,故而轻易不敢见人。
这种说法也是虚构。
一个说极美,一个说至丑,偏偏还是活用了无盐女、钟无艳的故事,更是离奇,不可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