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便替你说一说。”
几人再次坐上驴车回道城中,各自归去了,徐瑶因为时间尚早,又与人约了晚间在游艺园见面,故而直接去了游艺园。
因为尚未入夜,新戏还未开场,徐瑶便寻了个茶馆,找了个靠窗的地方,点了一壶龙井,要了一份报纸。
一面看报纸,一面等人。
徐瑶看着游艺园入夜后,来来往往的人群,甚是热闹,有点像现代的购物中心,是个游乐的好场所。
燕京的游艺园,有戏园子,可以听新戏,也可以听老戏,有茶馆,有电影院,可供娱乐的场所还是比较多的。
置身这样热闹繁华的地方,往往会让人忘却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乱世,实际上在燕京城,若是不留心,很容易被表面的平静所迷惑。
可若是细心便能够发现,街头巷尾的人力车,让徐瑶想起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胡同暗巷的暗娼让人想起了老舍先生的《月牙》……
还有卖报的小孩儿,赤脚流浪的孩子,寄宿在桥底下的难民……随处可见这个城市的贫穷与落后。
第78章两极分化,一半在光明,……
两极分化,一半在光明,一半在黑暗。
而光明是纸醉金迷,黑暗是腐朽落后,还是无数无人倾听的哀鸣,悬在这个时代的上空。
徐瑶看得报纸是这个时代销量比较好的《晨报》,《晨报》上又报道了哪出受灾,因为局势纷乱,战火连绵,天灾人祸不断,这样的事情可谓是三天两头就出现一次。
徐瑶正慨叹着,就听见有人叫她。
“密斯徐,我们可是许久未见了。”
转过头去,是一个带着浅灰色圆盖式便帽,穿着青色马褂,带着银边眼镜的青年弯着腰向她问好。
来人是《时务报》的编辑陈缃全,是一年前徐瑶在《神州女报》时认识的,那是徐瑶任《神州女报》记者,正好陈缃全那时也是《时务报》的记者,一来二去,便熟识了。
“陈先生。”
两人坐下后,陈缃全见徐瑶手中拿着报纸,笑道:
“听说密斯徐离开了《神州女报》,不知密斯徐如今在哪里高就?为了找你我可颇费了一番心思。”
“如今在《平权报》做一个小编辑罢了,陈先生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徐瑶虽和陈缃全有些交情,却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交集罢了,徐瑶实在想不出陈缃全找自己会有什么事。
“我的一位广州的朋友,如今在政府做事,偶然看过密斯徐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便成为了密斯徐的忠实读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