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里都跟明镜一样,现在还不是出头的时候,得再等等,等到让萧临渊觉得,萧琢从无异心,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放心交出去的。
“崔则怎么样了?”
谢染问着萧琢,他沉吟片刻,道:“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年后冤案就会来,唐柯也可以出场了。”
崔则断过那么多冤案,这一次,他们要亲手送他一桩。
第12章红绫饼
建宁三十年到来,长安一派欣欣向荣,上元灯会,万家灯火阑珊,街头人群熙攘,娘子与郎君都出了门看灯,朱雀大街车马如龙,行人参杂。
小娘子们穿着色彩繁丽的衫裙,三两成群去街头买绢花戴,那些小吃也格外受欢迎,胡饼冷面糯米糕,奶酪樱桃糖葫芦,总有一样是招人喜欢的。
福熹斋里头人声鼎沸,各路权贵在此聚首,名菜好酒轮番上,把酒言欢醉今朝,别提场面多热乎了,谢染戴着帷帽,站在二楼看下面情形,算着时间,崔则和崔夫人也该来了。
倒是不容易的很,这么多年了,崔则少有的把人带出来,也不知唐柯是用了什么法子,在惠风堂里信誓旦旦,能够引崔则在上元节来到福熹斋,不过只要结果如所愿,过程不重要。
谢染转身回了厢房去,萧琢就坐在那里,手边摆着乌程若下酒,面前案几上琳琅满目,都是谢染素来爱吃的,古楼子,糖蟹,驼蹄羹,清风饭,外加百花糕,锦玉羹,红绫饼,看的人食欲大振,他是一口没动,就等着谢染回来。
“我们出来是要看着崔则的,你还真当过节来了?”
谢染没好气的说,这一桌子富贵,她没那个心思消受。
萧琢就不同意了,“做戏也要做的像,我带着你出来,怎么能不管你的吃喝,我记得你以前很喜欢来福熹斋,有几年没来过了,坐下来尝尝,看和以前有没有什么区别。”
那真的是很久以前了,谢染顿了顿,最终坐在了萧琢的对面,她目光游移,给萧琢夹了块红绫饼,“长安城的红绫饼就是福熹斋做的最好,我从前很爱吃,不是和谢明朝一起来,就是让哥哥带回去,他总是嫌我烦,嘴里骂着我懒,每次却还是给我带了很多。”
谢染追忆往事的时候唇边总是挂着笑意,仿佛那些美好的日子还在昨天,从来就没有过去。
“这红绫饼也算见识了我最落魄的时候,谢家没了之后,明繁闹着要吃这里的红绫饼,家道中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都艰难,哪还买得起这第一酒楼的东西,实在架不住明繁哭和撒娇,我同谢明朝在客栈帮工,两个人三个月的月钱加起来,总算是能买了,只可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