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来信,知道居士您慕道之心,极其恳切,不胜欣喜。
但因我在校定《安士全书》,及其他俗务缠身,没有时间斟酌答复,所以迟复到今日。
贪瞋痴心,人人皆有。
若知彼是病,则其势便难炽盛。
譬如贼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认做家中人,则全家珍宝,皆被彼偷窃净尽。
若知是贼,不许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令其远去净尽。
庶财宝不失,而主人安泰矣。
贪嗔痴之心,人人都有。
如果知道贪嗔痴是病,则其威势便难以炽盛。
比如贼进入人家,家中主人如果认做是家中人,那么全家的珍宝,都会被贼全部偷光。
如果知道是贼,不许他们在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使他们全部远去。
或许才能财宝不失,而且主人平安康泰。
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贪瞋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
若以贪瞋痴为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
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贪嗔痴念一起,立即警觉明了,则贪嗔痴念立即就被消灭了。
如果以贪嗔痴为自己家的正主,就像认贼为子,其家中财宝肯定会被消散殆尽的。
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
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
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
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
其力甚大,而且迅速。
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
念佛时心不能恳切,是因为没有深切体会到娑婆世界的痛苦,极乐世界的快乐罢了。
如果想到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而人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一定随宿生今世的最重恶业,堕落三途恶道,长劫受苦,完全没有出离的日子。
这样一来,想到地狱的苦,就会发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的心。
这个心一发,就如机器受电,如火药加硫,它的力量很大,而且迅速。
其消业障,增福慧的力量,不是平常福德善根所能比的啊!
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
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
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
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
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炼磨。
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工夫。
被外境所转,是因为操持力浅的缘故。
如此,则喜怒动于内心,好恶显于面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