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博大精深啊,净土法门作为佛陀的一代时教!
此心作佛,此心是佛,就是直指人心的禅宗,也比不上它的奇特。
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史上多少人有修有证,更加仰慕它的高妙。
广收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
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
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
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如春雨那样滋润万物,像大海那样接纳百川。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不必断除惑业,就可以得补佛位;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
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
九界众生离此法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门,下不能普利众生。
因此,华严会上所集会的大众,全部遵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法华经》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都可以证得诸法实相。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
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
弥陀示现之永明,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开示,净土法门是最胜方便之行;龙树菩萨在他的论着《婆沙》中阐述,净土法门是易行速归之道;释迦佛后身的智者大师,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阿弥陀佛示现的永明大师,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
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
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
汇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种性、无种性这五种种性众生,总的证入真常佛性。
化导上等圣人,下劣凡夫,共同登到极乐彼岸。
所以九法界众生都归向极乐世界,十方诸佛共同赞叹弥陀净土,千部经典一并阐扬,万部论书都在宣扬。
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不植德本,历劫难逢。
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不慧)生值末世,幸遇斯门。
愧无自利利他之力,颇有己立立人之心。
欲令贵贱智愚,僧俗男女,回客途以归本国,舍秽土而生莲邦。
确实可以说是一代时教的极谈,一乘无上的大教啊!
如果没有培植善根,则经历多少劫难也难以遇到;既然已经遇到了净土法门,就应当勤奋精进地去修习它!
我出生在末法之世,有幸遇到这个法门。
惭愧自己没有自利利他的力量,有想要自己成就而成就他人之心。
想要使无论富贵、贫贱、智人、愚人;僧、俗、男、女,回转娑婆客途而还归极乐本国,舍弃五浊秽土而求生极乐莲邦。
因绘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明示净境,用生信向。
傍书念佛起止仪,及十念法门,令随分随力,逐日修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