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楞严经》所讲的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甚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大涅盘就是指如来究竟的果德。
如果要讨论到如来出世的本来用心,以及这些经典所发挥的能力和作用,其实就是想让一切众生当下证得大涅盘。
但是因为众生心志愿力狭隘低劣,以及他们的至诚心还没有发挥到极点,因此不能直接契入大涅盘的境界。
所以佛陀随顺众生的行持和心意,来满足众生的愿望。
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
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本怀矣。
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
大根则拂云以蔽日。
小根则长寸而增分。
假如有宿世根器深厚的人,受持读诵这些尊贵的经典,顿时明了自性,彻证万法唯心,破除烦恼迷惑而直接趣向无上菩提,圆满福德智慧而快速成就无上觉道。
获得经典的全部利益,这样就能使释迦如来出世的本怀得以舒畅啊。
这些尊贵的经典,就像雨水普遍滋润大地一样,小草和大树都能因此而茂密繁盛,欣欣向荣。
大根的树木则高耸入云,遮蔽烈日,小根的花草也能成长一寸、增高一分。
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
然善根苟种,佛果终成。
纵不能即获巨益,亦必以因兹度脱。
闻涂毒鼓,远近皆丧。
食少金刚,决定不消。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谓欤。
佛道原本就是唯一的真如,所得利益却随着众生的心量而有胜劣的差异。
然而善根已经种植,那么佛果终究是可以成就的。
众生即使不能马上获得巨大的利益,将来也必定会因曾经读诵经典,而得以了生脱死。
就像听闻到涂毒鼓的声音,不论远近,所有的人都会丧失性命;又像吃了金刚沙,就算再少,也决定不会消化。
先利用众生的欲望来吸引利益他们,然后让他们证入佛陀的智慧,这就是受持佛经的利益啊!
竭诚方获实益论
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夫世间大而经术文章,小而一才一艺。
若欲妙义入神,传薪得髓,艺超侪伍,名传古今。
而不专心致志,竭诚尽敬,其可得乎。
故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
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
非鬼神之与通,乃精诚之极也。
谚语说:“对人低下谦恭的程度不够真切,则不能得到其真实利益。”
这句话虽然短小,却是寓意广大。
人世间,大到经学道术文章,小到一个才能、一种技艺。
若想要妙义入神,传得薪火得精髓,艺超侪伍,名传古今。
如果不专心致志,竭尽诚心,尽其恭敬,怎么能够得到呢?所以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
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
其实,并不是鬼神令人通达,而是因其精诚达到极处而使之通达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