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汽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其前身为越秀通用机械厂,由北区通用机械厂与雄强金属结构厂旗下79个小生产户组成,是地方集体性质国营企业,隶属广州市机电局领导
,在那个特殊年代,它承载着地方工业发展的期望,从众多小生产户集合开始,迈出了探索工业制造的步伐。
1962年,它转型为广州市越秀汽车修理厂,正式踏入汽车相关产业领域,开启了与汽车不解之缘。
此后,它又经历了从集体到公有的转变,为后续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1989年,广州市第二汽车修理厂正式更名为羊城汽车厂,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也成为国家第一批具备整车和底盘生产资质的车企之一,早期主要生产各型客车、货车以及汽车底盘
,在国内汽车产业起步阶段,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为后续发展积累了技术与人才。
在成立初期,羊城汽车虽有整车和底盘生产资质,但产品线相对落后,技术水平有限,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挑战。
为改变这一局面,1987年,羊城汽车厂积极寻求突破,与江西汽车制造厂签订关于五十铃轻型卡车的技术转让协议
。
这一举措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引进五十铃技术,羊城汽车开始生产由五十铃n系列技术演化而来的各型车辆,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着提升,逐步在轻型卡车市场站稳脚跟,为企业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进入90年代,随着对五十铃技术的消化吸收,羊城汽车产品线不断丰富。
以引进的五十铃elf
iv
nhr技术为基础,生产出gz132型轻卡,逐步取代基于南京跃进的gz130系列,成为企业的主打产品之一。
此后,gz132型轻卡又裂变出yc1042qs双排后双胎与
yc1030cs型双排后单胎等版本
,并可根据客户需求选装五十铃4jb1或其他国产引擎(如大柴、玉柴、云内等),载货量在1-1.5
吨,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在轻型卡车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
1992年11月12日,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广州羊城汽车厂、澳门羊城企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经济建设发展公司和广州市增城县汽车工业发展总公司四方共同出资成立广州羊城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6亿元
,四方分别占股
35%、25%、20%
和
20%。
新公司成立后,资金实力增强,企业发展有了新的契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