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文学…



民族学考研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文学…缩略图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文学人类学查询

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

——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文学人类学查询

董迎春,覃 才

摘 要:在西方20世纪初的民族志理论、20世纪70年代的民族志诗学理论及20世纪末的文学人类学转向研讨的归纳影响下,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言语理论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概观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创造和文本特征。从“文明书写”层面看,民族志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当地的郊野查询及文明“深描”,民族志诗学对部落的、口头的诗歌进行翻译实验及诗性构建,与少量民族诗人“润泽”于本乡、本民族、这篇文章化的民族诗歌创造与转译有着本质的堆叠和共通性。查询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理论与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及文本的“嵌合”相关,抵消减其时学术界对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经历性、理性的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观念,构筑现代汉语诗歌中少量民族诗歌作为一种“文明书写”的诗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要害词:民族志;民族志诗学;“文明书写”;文明诗性

新世纪以来,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是学术界研讨少量民族诗歌(文学)创造、文体个性及言语特征常常用的概念和视角。美国专家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指出,我国西南少量民族诗人的汉语写作是一种“民族志诗歌”[1];何小平认为,苗族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创造具有民族志特征[2];耿占春认为,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长诗《我,雪豹……》“包括着一种民族志诗学的意味”[3];丹珍草指出,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地舆文明散文《大地的阶梯》“具有现代民族志诗学写作特征”[4];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量民族作家的创造,李翠芳认为其“体现出显着的民族志诗学特征”[5]。从表面上看,学术界对少量民族诗歌的这种认知尽管是直接、理性、片面甚至是愿望性的,但从“文明书写”层面上看,不管是西方民族志尽力于描绘、说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和当地的郊野查询及文明“深描”,仍是民族志诗学对部落的、口头的诗歌进行翻译实验和诗性构建,二者都与少量民族诗歌作为一种民族和当地的“文明书写”有着本质的堆叠和共通特性。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细分为现代少量民族诗歌和民间诗歌两品种型的我国少量民族诗歌,以民族成分、言语、体裁三项根柢要素为标准的“文明书写”和传统的民间长诗、史诗等民间诗歌演述、翻译,不只与西方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探究有着内在的对应联络,而且一起建构着少量民族诗歌作为一种“文明书写”的架构。

一、民族志视域下少量民族诗歌的“文明书写”

民族志也即科学民族志,诞生于20世纪初,其标志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西和平洋上的帆海者——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作业及冒险活动的陈述》(1922年)一书的出书。一般来说,“民族志是关于民族/族群社会文明的记叙与描绘,其研讨目标就是民族(nation/nationality)或族群(ethnic group)”[6](11)。为了究竟结束和呈现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和当地(people and places)的文明文本,最重要也是最要害的环节就是打开郊野查询。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和平洋上的帆海者——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作业及冒险活动的陈述》一书指出,打开民族志郊野查询的办法、原则首要有三条:首要,打开查询的人应受过专业的民族志练习,晓得民族志的价值和标准;其次,民族志查询最佳的作业条件是住在土著人中心;最终,有必要用专业办法搜集、处置及呈现郊野查询的进程、数据及结论[7](22)。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第二条最重要,因为“住在土著人中心”,就是处于一种“浸泡”式的参加调查傍边,这对具体晓得和科学呈现某个民族和当地的社会及其文明非常要害。这一最重要的办法、原则后来演化成科学民族志“需要六个月至两年甚至更长时刻的郊野作业”[8](9)的规则,以保证郊野查询的科学、客观及稳重性。

显着,“住在土著人中心”作为科学民族志最重要的办法、原则,在创造最佳的郊野查询作业条件之时,也暗指了郊野查询的最佳郊野状况就是“浸泡”于某个民族和当地傍边。因为打开郊野查询的方针及究竟的民族志文本就是“了解土著人的观念、他和日子的联络,知道他眼里的他的世界”[7](47),所以民族志作业者在打开郊野查询的进程傍边,都会采纳借力中心人或直接与当地人交流或访谈的方法,调查、记载当地人的风俗、典礼、准则、文明等,以求在必守时刻内可以较客观、全部地调查、记载某个民族和当地的人及其日子。可以说,民族志作业者的郊野查询就是在一种“浸泡”式的最佳郊野条件和文明状况下,调查、记载某个民族和当地的社会规划和价值世界。

就少量民族诗歌而言,民族志作业者极力盼望的最佳作业条件和状况,少量民族诗人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因为具有少量民族身份的诗人,他们不只自出世就具有某个少量民族的身份,而且大多日子于某个特定的少量民族区域。在生长进程中,他们潜移默化本民族的文明,阅历着本民族年复一年举办的各种风俗节庆、典礼,同享和传承着本民族的情感、精力及价值世界。另外,少量民族诗人将本民族的风俗、典礼、准则、文明等阅历转化为文本情感、精力及价值方面的诗歌创造,也与民族志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和当地的“文明书写”有着本质的相通性。显着,少量民族诗人的日子条件、民族阅历正对应了民族志郊野查询“住在土著人中心”的需求,少量民族诗人具有民族、地域“文明书写”特征的诗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也契合民族志郊野查询全部、体系调查某个民族和当地的社会规划和价值世界的期望。

克利福德·格尔茨在《文明的说明》一书中,从符号学视点将民族志关于某个民族和当地的郊野查询称为“一种根究意义的说明科学”和需要凭仗中心人结束的?得髦得鳌钡淖饕怠9赜诿褡逯镜男灾剩穸牟恢蝗衔8得鞯氖巧缁嵝曰峄傲?the flow of social discourse);所触及的说明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刻中抢救出来,并以可供阅览的术语固定下来”[9](27),而且将这种说明分为三个等级。在他眼里,民族志作业者和人类学家的?得鳌笔堑诙虻谌燃兜模恍琛氨镜厝恕钡乃得鞑攀堑谝坏燃兜模蛭馐恰8?也即?摺?的文明,理应“本地人”才最理解[9](19)。因为少量民族诗人具有某个少量民族的身份,并日子于特定的少量民族聚居区,他们就是民族志傍边?摺钡亩杂θ耍布锤穸乃档牡谝坏燃端得髡吆汀氨镜厝恕薄U庵帧氨镜厝恕钡纳矸莺褪导榭觯顾遣淮嬖诿褡逯咀饕嫡呓家安檠讨忻媪俚难杂镒柚梗嵌缘淅瘛⒆荚颉⑽拿鞯鹊牡鞑橐参扌肫菊讨行娜耍庑┦导侍跫Vち松倭棵褡迨嗽谑璐丛旖讨卸员久褡寮捌湮拿鞯牧私狻⒘旎峒暗鞑槭侵苯拥暮痛忻褡逯拘灾实摹?br>

质言之,在民族志视域下,经过对少量民族诗人的民族身份、民族阅历、文明规划等先天条件与民族志郊野查询抱负的作业条件、状况及“文明书写”的比照分析可知,少量民族诗人对本乡、本民族、这篇文章化的掌控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志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和当地的文明描绘?得鞫训T凇懊褡逯尽次拿魇樾础盵10](83)这一层面上,因为少量民族诗歌与民族志郊野查询在审美目标、处置材料、意义规划等方面具有许多的共性,咱们可以说,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体现的“本乡”“本民族”不只对应民族志郊野查询和文本记载的“远方异地”,民族志关于民族和当地的“文明书写”更是少量民族诗歌作为一种民族书写的本质寻求。将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与民族志书写并置谈论,不只可以闪现二者的共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指明晰少量民族诗歌和民族志在“文明书写”层面的本质性联络,并相应地呈现了少量民族诗歌在今世诗歌史傍边的本体性言语特征和诗体价值。

在《写文明——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斯蒂芬·a.泰勒指出:“后现代民族志是诗——不是指它的文本方法,而是说它回归到了诗的开始语境和功用;凭仗与往常言谈的表述行为的开裂,诗引发了一起体关于民族精力(ethos)的回想”[11](167)。对少量民族诗人而言,他们的诗歌创造很大程度
民族学考研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文学…插图

上是民族日子经历和情感的创造,他们的民族身份、日子领会、审美情感及精力崇奉,不只直接构成了诗歌创造的往常和经历,更建构了他们具有民族特征、地域特征的“文明书写”情感、知道?嘉卣鳌;痪浠8担蜕倭棵褡迨璧拇丛旌臀谋径裕褡逦拿骷淳⑶楦小⒅赖募崽澹庵执欣硇院屠硇怨槟商卣鞯拿褡逦拿骷峁钩闪松倭棵褡迨璐丛煊胛谋镜纳闪屯平Γ髁⒘松倭棵褡迨璐丛旌臀谋臼且恢质杳褡逯竞汀拔拿魇樾础钡谋咎逍约壑灯紫怠?br>

二、民族志诗学传统与民族文明的“深描”

科学民族志自诞生伊始就企图建构其作为人文科学研讨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声威性,民族志的郊野查询和“文明书写”也是尽量精确、客观地描绘某个民族和当地的人及其文明,以呈现参加调查所得到的文明意义。可是,这对民族志作业者和人类学家而言几乎是不可以能的,即便对马林诺夫斯基来说亦是如此。因为打开某个民族和当地(即?摺被蛞斓?的民族志郊野查询进程并非老是一往无前,民族志作业者在实践的郊野查询进程中,有时会遇到假装协作、冲突甚至回绝,或因为实际情况与抱负状况相差太大,然后发生对
民族学考研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文学…插图

郊野查询的厌烦、波折、丢失等心境。这些郊野查询进程中发生的心境一般都会被写入民族志作业者的日记、回想录或专著的序文、后记傍边。这种带有自个情感和心境表达的郊野记载不只呈现了科学民族志随意性、文学描绘性的一面,还引发了学术界对其客观性、声威性的反思。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跟着马林诺夫斯基的郊野日记《一本严肃意义上的日记》(1967年)、保罗·拉比诺的《摩洛哥郊野作业反思》(1977年)、奈吉尔·巴利的《单纯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1983年)、詹姆斯·克利福德和乔治·e.马库斯汇编的《写文明——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1986年)等作品的出书,西方学术界打开了民族志、人类学与文学、诗学的穿插思考,并相继发生了“民族志是一种文学和人类学的杂交品种”[10](3)的观念。尽管民族志郊野查询具有科学、专业、精确的特征,但也必定地带有写作者自个的情感、个性及情绪,这种情感、个性及情绪创造了民族志的文学性,即“民族志具有文学质量”[11](32)。

在科学民族志的反思趋势之下,受20世纪中叶以来规划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及符号学等理论的影响,西方学术界对“啥是真实的民族志和民族志文本”进行了许多谈论。最有影响的是1984年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等10位青年专家(8位人类学家,1位前史学家,1位文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菲的美洲研讨院(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举办的“民族志文本打造”研讨会(《写文明——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即为这次研讨会作用)。他们从民族志写作和文本的语境、修辞、准则、意义、政治、前史等视点,谈论文学对民族志书写和文本科学性、客观性的影响。民族志郊野查询和文本是“从口述经历到成文表述的根柢改动”[11](159),用斯蒂芬·a.泰勒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民族诗学”(ethnopoetry,现译“民族志诗学”)。泰勒的这一提法不只呈现了文学与民族志在语境、功用、言语方面的相关,也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诗歌界、风俗学界及人类学界民族志诗学理论与探究。

作为诗歌、风俗学及人类学等理论或学科穿插的产品,民族志诗学以丹尼斯·特德洛克和杰诺姆·鲁森伯格1970年兴办的期刊《黄金年代:民族志诗学》(alcheringa:ethnopoetics)为标志,这一包括了诗人、人类学家、言语学家的民族志诗学门户,“对部落的、口头的诗歌的翻译,进行实验……偏重部落诗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12],“中心思维是要把文本置于其本身的文明语境中加以查询,并认为世界规模内的每一特定文明都有各自一起的诗歌”[13],期望“在世界规模内谈论文明传统,特别是无文字文明传统中的诗学”[14],以呈现部落口头诗歌作为民族志材料之外的文明价值和诗性可以。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极力呈现部落口头诗歌的民族志诗学实习者们对部落或民族本乡的口头诗歌的翻译和文本变换,不只在世界规模内呈现了某个民族和当地的诗歌一堵截传演述与文本记载的民族志价值及传统,还为谈论我国少量民族诗歌民族志诗学性质的口传史诗演述和书面文本翻译、变换供给了必定的理论和实习根据。

从民族志的“文明书写”视角看,西方民族志诗学对部落口头诗歌的翻译及诗性变换,其实也是民族和当地文明“抢救”性质的作业。就我国而言,20世纪70年代尽管没有专门的民族志诗学理论探究,但也真实地存在着民族志诗学对部落口头诗歌的翻译及诗性变换的史实和传统。1958年,中共中心宣传部“全国大众文学作业者大会”需求:“我国各少量民族聚居的省、市和自治区初步有方案、有进程地打开本区域少量民族文学查询,编写各个民族的文学史或文学概略。”[15](7)在这一需求之下,壮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侗族等少量民族的口头诗歌、民间诗歌的查询、记载、收拾及书面文本翻译作业接连打开,在此进程中,各少量民族的青年诗人也以此为基础,打开了具有民族志诗学性质的山歌、神话、传说、史诗的收拾、记载及叙事长诗创造。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各民族编写组和集体收拾、翻译了民族史诗或长诗《嘎达梅林》(1951年)、《刘三姐》(1960年)、《格萨尔》(1962年)等,60年代生长起来的少量民族诗人创造了民族叙事诗和长诗《大苗山交响曲》(1954年)、《虹》(1956年)、《百鸟衣》(1957年)、《大黑天神》(1980年)等,这些作用阐明,我国少量民族诗歌存在着民族志诗学对民族和本乡口头诗歌翻译及诗性变换的史实和传统。在这一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学、人类学、风俗学等领域的专家及少量民族诗人也非常注重对民族本乡民歌、民间长诗、神话史诗及口传演述方法的民间诗歌的搜集、收拾及翻译作业,这些作业在无形傍边推进了新时期以来少量民族诗歌的民族志诗学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民族学、人类学、风俗学等学科逐骤变成显学的布景下,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具有民族志诗学对民族口头诗歌翻译与诗性变换性质的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不只为民族学、人类学、风俗学等供给了民族志材料,一起也加剧了学术界对文学和人类学之间的谱系性认知与比照自愿。1996年景立的我国文学人类学研讨会根据我国文学特别是我国少量民族文学具有民族志书写的前史和探究,自树立之初就尽力于在我国与世界的文学和人类学之间“谈论文学创造的人类学转向、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人类学转向等三个转向”[16](536),以加深“文学是人类学的,人类学也是文学的”[17](代序3)知道。我国少量民族诗歌在创造部队、文体、体裁等方面的民族志特征与相关,也变成文学人类学界谈论文学与人类学及民族志之间转向与印合联络的首要构成有些。可以说,20世纪末以来,在人类学、民族学及风俗学变成显学的年代语境下,文学人类学的学术谈论在很大程度上收拾并复原了少量民族诗歌的民族志诗学传统。

我国少量民族诗歌作为一种“文明书写”,尽管体现出与西方民族志诗学对民族(部落)口头诗歌的翻译与诗性变换相同性质的史实,但1949年以来,韦其麟、苗廷秀、晓雪、吉狄马加等一批在我国文坛具有影响力的少量民族诗人,在极大程度上却是以少量民族诗歌作为民族志的“文明书写”与诗性“深描”的方法凸显其影响和意义。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为界,少量民族诗歌分化为以民族成分、言语、体裁三项根柢要素为标准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诗歌[15](18)和民歌、民间长诗、神话史诗及口传演述方法的民间诗歌,在这两者中,真真实我国诗坛发生影响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诗歌(现代汉语诗歌),民间诗歌尽管重要,但其价值和意义至今未得到应有的展示。

咱们看到,少量民族诗歌具有民族志书写的民族文明“深描”及诗性,既体现为侗族闻名诗人苗延秀对侗族古楼、侗族元宵坐夜对歌风俗的描绘:“侗寨古楼高又高/唱个歌儿过元宵/元宵夜里春正浓/我弹琵琶你吹箫”(《元宵夜曲》)[18](4);也体现为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对本身彝族身份和彝族文明的厚意体认:“我是这片土地上用彝文写下的前史/是一个剪不断脐带的女人的婴儿……啊,世界,请听我答复/我——是——彝——人”(《自画像》)[19](5~7);更体现为白族诗人何永飞对云南滇西神性和灵性文明的存亡相依:“幸亏我还有滇西,作为魂灵的道场/那里有高过世俗的神山,有明澈的圣湖/有长春节月的河流,有菩萨相同慈祥的草木/它们能化解我的仇恨……安设我最佳的生,也将安设我最佳的死”(《滇西,魂灵的道场》)[20]。显着,少量民族诗歌作为现代汉语诗歌中凸显民族性、地域性的“文明书写”类型,其写作启航点和意义建构必定落于民族和文明维度。出世、成长于某个民族区域的少量民族诗人,民族的风俗、典礼、准则、文明不只形塑着他们关于民族的情感、精力及价值层面的认同,更以言语和知道形状的方法影响他们诗歌创造的习气和禀性。少量民族诗人与本民族的这种接近、交融及习性构成了他们在诗歌创造中对民族文明的“深描”。

综上所述,根据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沟俜摇.泰勒等人对民族志“反思的、多声的、多地址的、主客体多向联络”[11](代译序14)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志诗学理论在诗歌、风俗学、人类学层面的穿插实习和探究,再加上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文学人类学的转向及比照研讨,传统的民族志书写和文本尽管很少以诗歌的方法直接呈现,但都具有诗歌创造、修辞、言语和诗性的特征。经过上文对民族志郊野查询及文本与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及文本的相关性、共通性谈论,咱们发现:少量民族诗人与民族志作业者在民族和当地风俗、典礼、准则等文明内容的描绘方面具有类似性,这种共通的关于民族和当地文明的情感认知与“深描”建构着少量民族诗歌作为民族志的“文明书写”特征。一起,那些只需言语、没有文字的少量民族的口头诗歌的演述、传承和翻译也是少量民族诗歌民族志诗学的重要构成,它与现代书面文本方法的民族诗歌创造一起建构少量民族诗歌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的架构。

三、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的价值及意义

20世纪末以来,我国文学人类学研讨会对文学和人类学转向的谈论,不只强化了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理论在我国的传达及影响,而且在我国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具有的丰厚史料基础上,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理论与实习的我国化进程。就学术界对少量民族诗歌这一类型的认知而言,对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具有的民族志及民族志诗学特征的知道也阅历了从口头论说期间到学理观照和文本证明期间的改变。由此可见,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视角的少量民族诗歌观照与理论回溯,既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少量民族诗歌的文明价值和诗学谱系,也在必定程度上解构了少量民族诗歌在我国文学史和今世诗歌史的边缘方位和“失语”状况。可以说,从“文明书写”层面临少量民族诗歌进行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的体认与观照,对建构少量民族诗歌诗体价值,消减其时学术界对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经历性、理性的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对少量民族诗歌创造的民族成分、言语、体裁三要素的注重,尽管指明晰少量民族诗歌创造的本质特征和类型特征,但因为少量民族诗歌历来被归为民歌、民间长诗、神话史诗及口传演述方法的民间诗歌,这一本质特征和文体特征的归类使少量民族诗歌创造遭受了许多的误解。这种前史认知与实际境况,不只使少量民族诗歌创造的全体价值及意义无法得到应有的体认,更影响着少量民族诗歌在新诗百年进程傍边的前史定位与价值判别。少量民族诗歌“是世界的实践内容;没有主体在体现它,却客观地存在着”[21](28)的为难现状最显着的体现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文学史或我国诗歌史干流作品中的“缺席”和“失语”。因而,在新世纪重构诗歌史的布景下,如何定位与建构少量民族诗歌的价值谱系就成了重要的出题和年代诉求。咱们看到,凸显某个民族和当地的人及其文明价值的民族志书写,对民族、当地、人及文明的价值判别与意义探寻,呈现了少量民族诗歌在民族成分、言语、体裁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从民族志的视角对少量民族诗歌进行“文明书写”的价值观照与意义前进,对树立少量民族诗人创造的自决心,减缩少量民族诗歌与现代诗歌的间隔,建构现代诗歌傍边少量民族诗歌创造的价值谱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是言语的艺术,言语既是诗歌的体现方法,也是诗歌艺术的本体特征。“‘言语’在言语上指一个比语句或出题更广泛的意义单位,在文艺批判中又可指‘文本’。”[22]民族志也具有格尔茨所说的?得髦得鳌钡姆叛卣鳎?民间、口头的)与现代(书面的)两个不一样期间的少量民族诗歌创造,亦是体现对民族这一“一起体”的“符号化”与“解符号化”进程。自觉的少量民族民歌、民间长诗、神话史诗及口传演述方法的民间诗歌打开是“民族一起体”的“符号化”进程,可了解为前史上民间方法的少量民族诗歌口头创造或文本记载与撒播进程,对应我国少量民族诗歌具有的民族志诗学传统和史实。而在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后,少量民族诗歌体现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诗歌创造,是一种“解符号化”的进程,可了解为现代少量民族诗歌环绕民族成分、言语、体裁三要素进行的诗歌发掘,对应少量民族诗歌具有民族志特征的文明“深描”。苏珊·朗格指出:“推理符号体系——言语——能使咱们知道到咱们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络以及周围事物同咱们本身的联络。”[23](66)就少量民族诗歌而言,“推理”即创造、书写、翻译、收拾,苏珊·朗格所说的推理符号体系和言语的进程,既阐明晰少量民族诗歌内部民族志诗学特征的“符号化”进程,又可以阐释其民族志特征的“解符号化”进程。因而,在“文明书写”层面临少量民族诗歌进行符号学层面的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认知,既可以较为无缺、合理地呈现、复原、概观传统与现代方法的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和文本特征,又可以在现代汉语诗歌地图中构筑少量民族诗歌本体性意义和符号体系。

将少量民族诗歌置于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层面的回溯及查询,既可以在民族志关于民族和当地的郊野查询中发现少量民族诗歌本体性的价值谱系和言语特征,又可以从言语、意义及符号等层面理清少量民族口传诗歌传统和现代书面方法的民族诗歌的前史根由及传承相关。这种前史承续经过“借用具体民族志文本,可以在文学和人类学之间寻找民族志构成的进程”[24](14),以呈现20世纪末以来我国文学人类学对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谈论构成的言语共同。因而,从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理论给少量民族诗歌带来的直接性认知上看,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对民族和文明的意义特征、社会规划分析?得鳎恢皇谴用褡搴臀拿鞯氖允咏墙ü股倭棵褡迨璧氖а杂锖吞卣鳎髁⑵鹕倭棵褡迨璐丛臁⑽谋炯笆а杂锏奈拿饕庠獭?梢运担瓜浴拔拿魇樾础焙汀拔拿魇浴钡拿褡逯臼樾春兔褡逯臼В梢允股倭棵褡迨璐丛旌臀谋镜谋咎逍允Ъ壑涤胍帐醴轿坏玫较允荆⒃诒囟ǔ潭壬衔?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的民族文学入史疑问[25]供给一种新的探究途径。

显着,对少量民族诗歌创造及文本的民族志及民族志诗学体认,在很大程度上定位了新诗百年打开进程中少量民族诗歌的文明价值和诗性本体。咱们看到,因为民歌、民间长诗、神话史诗及口传演述方法的民间诗歌(包括口头传承和书面文本方法的民间诗歌)早在现代诗歌呈现之前就已存在,在民族和当地前史打开进程中树立了相对体系的言语、韵律、修辞传统及审美规划等特征。在当下学术界注重总结与反思百年新诗打开方向的布景下,意蕴深沉、方法丰厚的少量民族诗歌作为现代诗歌的“母体”和“基因库”,最有可以建构百年新诗的立异与打开。这种立异与打开曾以20世纪50年代“古典+民歌”方法的“新民歌运动”和80年代的民族寻根思潮作为打开潮流,凸显了少量民族诗歌在百年新诗打开进程中的重要性。因而,根据少量民族诗歌的传统与年代打开趋势,体认作为“文明书写”“文明诗性”建构的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的少量民族诗歌,既可以清楚其在百年新诗中的言语价值与诗学意义,也有望推进百年新诗的立异与打开。

四、结 语

根据民族志郊野查询是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和当地的“文明书写”观念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写诗(也有写小说)的方法或直接以诗歌文本的方法来写作郊野查询陈述,是西方文明诗学、人类学诗学及民族志诗学等门户进行文学人类学探究的首要方法之一。从“文明书写”层面来看,文明诗学和人类学诗歌一派在人类学家进行诗歌创造的基础上,偏重了文明的主体性价值;民族志诗学一派偏重于民族口头诗歌的翻译实验,即口传文明的诗歌变换与诗性建构。尽管方法和侧要点有所差异,但他们都偏重与体现了“文明书写”和“文明诗性”的重要性及价值。

因为少量民族诗歌在本乡、本民族、这篇文章化的写作特征与民族志郊野查询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和当地的“文明书写”存在许多堆叠和共通性,以及我国本乡的人类学家、风俗学家部队的构成(他们傍边很大一有些也是诗人,如韦其麟、巴莫曲布嫫等),在作为民族和当地的“文明书写”这一层面上,以民族成分、言语、体裁三项根柢要素为标准的现代少量民族诗歌显着是文学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也即文明书写),传统的民间长诗、史诗等民间诗歌演述和翻译,不只是一种民族志诗学,其具有的记载人类来历、社会变迁的价值,使其本身就是一种厚实的民族志。咱们看到,20世纪80年代“推进了我国少量民族文学走向老到”[26]的少量民族文明寻根写作潮流(归于80年代的民族寻根思潮),就是在民族传统文明的追认、再现及年代阐释进程中,凸显了“文明书写”的书写价值和文学史价值。现代少量民族诗歌和民间诗歌作为具有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的“文明书写”特征的创造类型,在我国少量民族诗歌、少量民族文学的现代打开进程中既体现了其“文明书写”的价值和影响,一起也发扬着推进少量民族诗歌、少量民族文学打开的作用。

质言之,以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的理论视角观照与定位我国少量民族诗歌的创造及文本特征,既可以生成少量民族诗歌本身的价值谱系,构筑少量民族诗歌本体性的批判言语及意义符号体系,更可以呈现少量民族诗歌在百年新诗打开进程傍边的诗学特性及文明内蕴,并在很大程度上建构百年新诗的立异与打开。由此,根据20世纪初的民族志理论、20世纪70年代的民族志诗学理论及20世纪末的文学人类学研讨转向,将少量民族诗歌的创造和文本作为一种“文明书写”和“文明诗性”建构的本体性定位,既可以将其时学术界对少量民族诗歌的理性论说和经历描绘逐渐上升为学理性、本体的认知和共同,更能呈现少量民族诗歌作为现代汉语诗歌重要类型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参阅文献:

[1] [美]马克·本德尔.印度东北与我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j].王菊,译.民族学刊,2013(5).

[2] 何小平.论沈从文的民族志书写[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 耿占春.吉狄马加的民族志诗学与生态道德——读长诗《我,雪豹……》[j].青海社会科学,2015(1).

[4] 丹珍草.阿来的民族志诗学写作——以《大地的阶梯》为例[j].民族文学研讨,2010(1).

[5] 李翠芳.民族志诗学与新时期少量民族文学书写[j].广西民族研讨,2012(4).

[6] 刘玉皑.民族志导论[m].北京:民族出书社,2021.

[7]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和平洋上的帆海者: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作业及冒险活动的陈述[m].弓秀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8] [美]大卫·m.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化[m].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书社,2013.

[9]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明的说明[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书社,2021.

[10] [美]黄运特.跨和平洋的位移: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民族志、翻译和文本间旅行[m].陈倩,译.南京:江苏公民出书社,2012.

[11]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明——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高丙中,吴晓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12] [美]托马斯·杜波依斯.民族志诗学[j].朝戈金,译.民族文学研讨,2000(s1).

[13] 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4] 巴莫曲布嫫,朝戈金.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j].民间文明论坛,2004(6).

[15] 我国社科院少量民族研讨所,编.我国少量民族文学史编写参阅材料[z].内部材料,1984.

[16] 我国文学年鉴社,编.我国文学年鉴(2011)[m].北京:我国文学年鉴出书社,2011.

[17] 徐新建,主编.人类学写作:我国文学人类学研讨会第四届年会文辑[c].成都:四川大学出书社,2010.

[18] 苗延秀.元宵夜曲[m].上海:上考研艺出书社,1960.

[19] 吉狄马加.鹰翅和太阳[m].北京:作家出书社,2009.

[20] 何永飞.滇西,魂灵的道场[j].民族文学,2021(7).

[2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方法[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源,译.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86.

[22] 陈灵强.我国现代诗歌言语方法的生成及嬗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3] [美]苏珊·朗格.艺术疑问[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83.

[24] 王璐.文学和人类学之间:20世纪上半叶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m].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书社,2021.

[25] 马梅萍.从“少量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入史”窘境的包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26] 杨红.20世纪80年代我国少量民族文学的文明寻根[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ethnography writing and ethnographic poetics:chinese ethnic poetry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dong ying-chun,qin cai

abstract: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the ethnography theor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the ethnography poetics theory in the 1970s and the turn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 of ethnography writing and ethnography poetics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to survey the writing and tex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thnic poe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writing,ethnography has essential overlap and commonality with the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ethnic poetry infiltrated by ethnic minority poets in their native,and the ethnographic poetics on tribal and oral poetry translation experiments and poetic construction.therefore,by investigating the chimerism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ographic writing and ethnographic poetics theory and ethnic poetry writing and text,we can eliminate the current academic overview of ethnic poetry creation and textual empiricism,perceptual ethnography and ethnographic poetics,and construct the poetic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poetry as a cultural writing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which show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thnography;ethnographic poetics;cultural writing;cultural poetic

中图分类号:i2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21-05-10

基金项目:广西要点学科和一流学科研讨基地“广西民族文明维护与传承研讨中心”缔造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迷糊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言语疑问研讨”(11bzw096)

作者简介:董迎春(1977-),男,江苏扬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首要从事少量民族诗学、文学人类学研讨;覃才(1989-),男(壮族),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助教,首要从事少量民族诗歌研讨。回来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修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