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研究生支教团代代相传,传递梦想与爱(西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专访研究生支教团代代相传,传递梦想与爱(西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缩略图
全文共4152个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木铎金声,滋兰树蕙。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批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组建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4年风雨支教路,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主动融入学校“强师工程”战略部署。站在北师大百廿校庆的新起点,我们采访了几位23届研支团的成员,从他们的故事里聆听支教人的心声,感受他们助力中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描绘出北师大人投身乡村振兴、筑梦支教强师的身影。

支教薪火代代传
不知其尽也
白艳小学时曾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读书,长长的名字就像这里一眼望不到头的山路。巍峨的高黎贡山和奔流的怒江阻拦了一部分莽撞的冒险者,也打消了很多老师来这里教书的念头。

每每提起这段经历,白艳总是会想到自己小学时遇到的支教老师。当时,这里还是一个贫困县。摇晃的课桌椅,有些掉色的老黑板,讲台上擦不尽的 灰……无一不彰显着这里教育条件的落后。由于教育资源稀缺,来支教的老师一个人就要上两三科,教整个年级甚至更多的学生。遇到她的小学老师之前,白艳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北师大。十年求学路,从云南走到北京,白艳一直记得那位来支教的小学老师,也从来不曾忘记这份“传道授业”的恩情。

每个本科生在毕业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做出关于未来的选择,白艳也不例外。因为分数的微小差距,她与学业保研失之交臂。本已在准备考研的她无意间看到了支教保研的申请信息,那一瞬间她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妙的念头——她是否也能像她的小学老师一样,做教育事业的“传递者”?支教保研名单公示的那天晚上,白艳正在解一道考研高数题。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的那一刻,她心中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白艳终于解开了摆在眼前的这道难题,也做到了她一生中最想做的一件事。

习水县第十一中学为研支团同学举办离岗座谈会

谈俊良在大一时就与研支团结缘。偶然间看到一位研支团师兄在支教地拍摄的照片后,去支教的想法就在他心里生了根。因此,在了解了研支团的招募信息、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谈俊良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对于邢雅文而言,与研支团结缘,是因为她想发掘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本科就读于北师大,但直到毕业邢雅 没有参与过一次支教活动,她觉得,从未体验教书育人的感觉未免太过遗憾。因此,除了参加教育实习之外,邢雅文也选择了进入研支团。

回忆起与研支团的初遇,三位23届研支团成员都生发出来一些感慨。支教一年的经历更让他们明白了“师范”这两个字的含义——不但学高,更要身正;不但要“导之学”,更要“造其所以为人”。“教师”从来不只是一种身份的传承,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

从被给予者到给予者,从学生到老师,“教育者”的身份代代相传,教育的火光万古长明。

非知之难
行之为难
报名参加研支团后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些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些准备,可当抵达支教地后,他们发现真正的支教生活与预想的大不相同。

邢雅文得知前往的支教地为雄安新区时,非常期待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但当她真正抵达雄安后,她才赫然发现,当地教育理念与自身教育理念有很大的矛盾与冲突,如何适应当地的教育模式成了邢雅文所面临的难题。

邢雅文选择与队友们共同面对困难,一起寻找解决方法。他们共同交流,彼此安慰,虽然此前素不相识,但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研支团成员而互相熟络起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和当地教师沟通交流,不断与学校领导和学生磨合。

有了老师的指导和队友间的相互排解,大家顺利度过了开始的过渡期。在离开家的日子里邢雅文所有的情绪价值都来自于这群朝夕相处的队友们,直到现在他们仍有聊不完的话题,成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

邢雅文与队友们

除了教育理念的冲突,当地学生的基础水平也是邢雅文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当地学生的基础都不太扎实,特别是在邢雅文所教授的英语科目上,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在学生看来,英语不像物理、化学这些补起来容易提分的科目,由于基础太差,英语“又听不懂又难提分”,久而久之,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被消磨了,对英语学科的关注也越来越少,在他们看来,想尽办法去学这门不能提分的科目不如多花精力在物理化学上,让优势的学科更上一层楼。

这种想法在邢雅文看来带着点稚气,所以她曾经想改变全班70位同学的想法,让大家都知道英语的重要性,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队友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只要有一颗种子发芽就值得。”

事实的确如此,有的同学确实意识到英语成绩限制了他的整体发展,认识到改进和提升的必要性;有的同学喜欢新老师带来的新的课堂体验,从而在英语课堂上投注更多精力。渐渐地,邢雅文所教的班级成绩越来越好,成绩的进步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他们也会在课堂上给邢雅文更加积极、更加正向的反馈,让邢雅文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与鼓励。虽然到最后邢雅文仍觉得没有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但看到学生们的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回想起这段付出的过程,她仍会感到欣慰和感动。

邢雅文与学生们

对同样需要教授英语的白艳来说,学科的转变是她支教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高中学习物化生、本科就读于环境学院的她是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但当地缺乏英语教师,她不得不承担起六年级整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在下半年更是转学科成为“道法”老师。虽然白艳一直在学习这两门学科,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甚至一池水”,全英的教学公开课更是给她摆了一道难题。支教初期课堂效率很低,这让白艳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可每当白艳想要放弃的时候,她总会想起她的小学老师——她看到这些孩子,就仿佛老师在看小学时候的她。也正因此,她不愿意辜负自己,更不愿意辜负那位助她走出大山的老师。于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课堂呈现内容,只要自己没课,白艳就去听带教师父的课,还顶着压力积极参与英语教研活动,哪怕“双减政策”下教学时长有所增加,也坚持多次试课、磨课,力求呈现出完美的课堂效果……在她不断的努力下,“一桶水”变成了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支教效果越来越好,孩子们看她的眼神也越来越明亮。

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白艳曾经用北师大的校园地图和标志建筑来讲授介绍学校和“问路”单元,并邀请他们报考北师大,去北京上大学,但是,班级的大部分同学却明确表示自己根本不可能考上北师大,白艳感慨:“他们才六年级,一切都没有定数,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但是这些孩子却在不该被定义的年纪给自己下了定义,我一下就顿住了。”

想象中的艰苦条件没有出现,可精神上的鸿沟更难跨越。这让她更加体会到教育传承的重要性。虽然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孩子跟她走上一样的路,但是当她看到这些孩子们澄澈而坚定的目光,便觉得自己无愧于心。

于是,白艳开始尝试分享自己求学的经历,和孩子们一起播种格桑花的种子。一年的支教时间结束时,孩子们的心理从最开始的“一定考不上”到后面“可以去试一试”,甚至约定好,三年后我们都将更加“挺拔”,这让她倍感欣慰。

白艳满怀感慨地提起一位支教中遇到的女学生。某日暴雨突至,这个小女孩在课间主动一趟趟地接送没有带伞的老师去对面教学楼上课。这件事让白艳感慨万千:“我突然发现,我们平时的德育工作没有被孩子们遗忘,而是被他们记在心里去实践。”

“对于我们来说,支教只有一年,但是在学生视角看,它却是一生的事情。我们希望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向善的、向美的、积极的种子,我们来浇水、施肥,然后静待花开。”白艳如是说。

白艳与学生们

回首这一年的支教生活,谈俊良说:“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们教高三的老师站在台上接过同学们献的花,这一瞬间既代表着我们这一年教学工作的句号,也能从中看到我们努力的结果。”

从初至支教地的兴奋,到初次接手行政工作的紧张,再到最后的如指诸掌,这一年的塔城见证了谈俊良的成长。

这段支教经历不仅仅培养了谈俊良适应变化的能力,也对他的认知有很大的影响:“新疆塔城的教学节奏、学习节奏和我的家乡湖北已经有比较大的差异了,和东部发达地区差异更大。虽然很早就听老师们介绍了当地的教育发展情况,但毕竟只是耳闻,这次自己成为亲历者,更能感受到不同地区间的巨大差异。”

他参与支教,是想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带给同学们,介绍更先进的理念、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大而言之,研支团能够为西部地区补充部分师资力量,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聚焦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只要有一颗种子会发芽就值得”。支教的意义,也在“种子发芽了”“孩子们成长了”之中得到体现。

谈俊良在毕业典礼上与教导主任和团委书记的合影

随着成员、孩子们成长的,还有研究生支教团。

据谈俊良介绍,整体上研支团的规模逐年扩大,参
专访研究生支教团代代相传,传递梦想与爱(西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插图
与的人数不断增加,支教时间也有所延长。也正是得益于此,一些北师大和当地共建的项目能够得到推行。研支团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贴心的保障,积极地与校方沟通协调,改善志愿者们的生活。第一届去塔城支教的志愿者们只能和学生挤在一个宿舍里,生活工作都有所不便,但第二届的志愿者就在校团委和项目办的关心协调下住进了学校新修好的教师公寓。

曾积极向北师大寻求 助的邢雅文也有同感。面对棘手的困难,她和队友一起联系校团委的老师,向老师们反映了相关的情况,收到老师们的安慰、鼓励以及 助的时候,她对贴心的研支团心存感激。

邢雅文与队友们一起祝愿北师大120周年生日快乐

二十四年守望相助,二十四年薪火相传,二十四年砥砺前行,从上个世纪传续至今的不仅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这一名号,还有一届又一届志愿者们努力的成果。除了逐年丰富的、规范的、制度化的管理制度与项目培训内容之外,研支团也把目光投向了“实用性”,这一“关注”不仅使得教育实习、教学培训与支教过程衔接得更加紧密,还为志愿者们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时间,甚至还有专门的体能训练,以及去到服务省后的教学培训。

谈俊良说,研支团支教的经历十分难得,也十分宝贵,他希望同学们相机而动,更多地深入教育基层,深入自己关注的领域,去一线看一看,这对于之后的生活和学业都会有很多 助。他也鼓励同学们多去外面转一转,毕竟“祖国广袤,不去用双眼看一看,感受美景,就太可惜了。”

邢雅文也建议同学们珍惜研支团支教的时光,“站好一班岗、铭记一段情、留下一笔墨”,在支教中感悟,在支教中成长。

约翰·杜威曾说,教育是成长,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北师大研支团的志愿者们用短短一年时间,做成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因为曾经被支过教,所以更懂得感恩;因为曾经被肯定过,所以更懂得回馈;因为曾经被感动过,所以更想尽己所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二十四年如一日地流淌在研支团成员的血液中。他们用青春孕育希望,积极投身基础教育建设,到祖国最希望的地方去,在奉献与担当中绽放美好青春。

文 | 本报记者 袁献春 张斓伊 杨心蕊
采访|本报记者 袁献春 张斓伊 杨心蕊
图 | 来源受访者
编辑 | 刘文慧
责编|李童 徐怡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文章
点击“在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