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述】邢永辉我每月在实验室打卡超过400个小时_在研究(研究生自述怎么写)



【研究生自述】邢永辉我每月在实验室打卡超过400个小时_在研究(研究生自述怎么写)缩略图

原标题:【研究生自述】邢永辉:我每月在实验室打卡超过400个小时

华中农业大学2021级新入学本科生4700多人,而新入学的研究生人数为4200多人,本研人数差距逐渐缩小,几乎所有顶尖一流高校都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那么,面对日渐扩大的研究生群体,他们到底在研究什么呢?

我们找到一位14级华农生科院的学长,他在保研本校后继续读博,在华农8年的学习生涯中,他尝试了很多方向,最后才确定科研是他要坚持的路,从他的身上,我们发现了“科研”两个字的分量。

邢永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二年级在读,主攻污染修复方向,两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发表六篇sci论文。

邢永辉发布的sci论文截图

希望邢永辉学长的故事,可以给你更多地展现研究生的生活是什么。以下是他的自述。

邢永辉所在的研究楼: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01

“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什么不一样”

我觉得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思考。本科生需要掌握学习能力,而研究生更多需要掌握思考能力。本科生到研究生是一个从学习到独立思考的过程。

本科是一个寻找自己方向和学习提升的过程,我们会有各种涉猎尝试,老师会给我们以引导式的教育,让我们知道怎么学习。但是研究生阶段就要学会思考怎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思考能力都是最重要的。他们都要有把握问题和前沿的能力,从一堆失败的实验中找到问题所在。

02

“研究生到底是要研究什么”

进入研究生阶段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助我们明确自己研究方向的有两个“导师”。第一导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会告诉我们怎么做,他就是我们第一方向的制定者。

另外我还喜欢把文献阅读称为我们的“第二导师”,一个研究生每天需要花一半的时间做实验,另一半的时间要在看文献上。科研是建立在一定量的文献的阅读上的。这“第二导师”就要自己主动去找,需要通过自己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来探索发现。

通过与导师交流和自己查阅文献之后,就能知道我选择的这个领域主要的研究是哪些,我还能做什么,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攻克的问题是什么,最终确定下来自己的研究课题。

找到研究方向后,还是要大量阅读文献,来查找目前最前沿、最精准的方法,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慢慢地熟悉做科研的过程。

如今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下,不仅研究生分出了专业型硕士(专硕)和学术型硕士(学硕),连博士也开始有了专博和学博。说到底研究生到底在研究什么,一定是和自己的选择的方向紧密相连的。

03

“每月400小时在实验室”

我的一天就是从8:20开始的,来到实验室,看文献和做实验,晚上早点十一点回到宿舍,一般都是做实验到凌晨,其实在实验室,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是很晚才回宿舍的。

实验室的大多数博士生每个月打卡时间都是在400小时以上的。博士生的生活就是待在实验室,沉浸在自己的实验中。

当实验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我喜欢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跑到浑身大汗时,人就放松了。我们实验室会每周组织大家打羽毛球,毕竟冷板凳坐久了,身体不好的话,科研的过程也会受到影响。

04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家都知道六十年代,日本土壤中因为镉超标,产出的大米导致很多人患“痛痛病”,严重的时候整个县都受到影响。所以污染土壤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痛痛病”患者

而我国土壤中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再加上我国人口数量多,可利用耕地面积有限,所以我们更要安全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出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粮食。

我做的研究就是污染土壤的修复,包括做重金属污染修复。这个课题,属于国际热门领域,但是我们没有关注常规的生物化学等修复手段,而是挑战根际多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希望能够开发快速组装确定核心菌群的新方法,从而可以引领国际研究的风向标。

做这个领域的科研,首先就要知道治理的区域它到底污染程度是什么样的,污染的浓度不一样,治理的手段也不一样。所以我经常需要去外地调研采样土壤,分析微生物结构,知道这个区域到底哪些微生物为主导,这些微生物的作用是否可以增强,阻控污染物进入。

这个课题其实还挺难的,其他课题可能一般一年能发一篇文章,但这个课题已经做了三年了,还处于不断的寻找的过程。但我还想继续投身这个课题,我希望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05

“读研不是唯一的选择”

本科阶段我尝试了很多方向,最后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做过很多不同的事,包括创业、社团活动都尝试过,在这个过程中才感受到自己是不适合创业的。

直到大三进入了老师的实验室,和师兄师姐交流的过程中才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自己想做的事情。科研才是我最想走的道路。

对我来说,读研是我不断尝试后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路。但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人去考研读研,才是最适合的,读研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我有一个同学,他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很清楚。他大一大二也和我一起搞创业,大三的时候我选择了走科研,而他选择了去公司实习。他趁着寒暑假和周六周日在公司上班,实习的经历锻炼了他的能力,也让他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加顺利了。说起来,他的那些实习经历在大公司眼里,甚至比学历更值钱。

也许你适合创业,也许你适合进实验室做科研,但都要先去探索,才能摸索到路在哪,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不一定所有人都要有高学历,能力有时候比学历更能证明自己。

06

后 话

在问到学长,在华农呆了将近8年的时间,有什么感触最深时,学长笑了笑说:“其实华农每年都会有变化,可能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广场上读书的同学们吧,还有每次考试前灯火通明的教学楼。”

我也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的生活一无所知,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到底是什么。但听了邢永辉学长的一番话,才明白,其实未来的方向只有自己探索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生活虽然很苦,但是每一次付出的背后都有它的快乐。

同时我们也希望邢永辉学长的科研故事能让更多人关注研究生的有些枯燥却无比充实的日常,了解他们到底在研究什么,体会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心和愿景。

愿所有研究生能够真正热爱科研,并能拥有属于自己努力过后的科研成绩,也愿所有本科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那盏指路灯。

今日话题

你还想知道研究生的哪些日常呢?

策划 | 祝 鑫

图文编辑 | 聪明的坏脑阔 培根玉米 柳晓珊

图片来源 | 韦婉晴 邢永辉

责编 | 柳晓珊

审核 | 祝 鑫

推荐阅读

1.【人才培养】我校igem团队第八次斩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全球金奖并跻身top10 2.【通知】华中农业大学第四届“细胞生物学”创意课堂竞赛通知

3.【神奇生物在哪里】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以为自己情人节
【研究生自述】邢永辉我每月在实验室打卡超过400个小时_在研究(研究生自述怎么写)插图
送的是玫瑰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