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知海德格尔大地承担此在,语言承载存在哲学考研(海德格尔的事例)



人物一知海德格尔大地承担此在,语言承载存在哲学考研(海德格尔的事例)缩略图

/ 海德格尔 /

“向死而在——当你无限地接近死亡,方能深切地体会生的意义。”
——《存在与时间》

引言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现当代德国哲学家,现象学三位泰斗(即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之一,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有人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文笔隽永,写作风格充满灵思和诗性,他的哲学语言看似通俗明朗,实则深邃晦涩,其中援引的日常用语(例如:烦、畏、常人等)背后蕴含着最根本的形而上学追问。海德格尔的哲学以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为切入口,朝向“存在”发问,对理性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构的抽象理论进行解构和去蔽,重新返回原始的生活体验与原初的生命现象中,唤起人与大地的紧密关联。

海德格尔的思想力辐射到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特别是深刻地影响了现当代法国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潮(例如:阿伦特、梅洛-庞蒂、德里达、列维纳斯、萨特、让-吕克·南希等人的哲学思想都受惠于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在德国黑森林地区(schwarzwald)居住的乡间小木屋
海德格尔著述丰富,全集有80多卷,代表作包括:《存在与时间》(1927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年),《世界图像的时代》(1938年),《形而上学导论》(1953年),《林中路》(1950年),《同一与差异》(1957年),《筑·居·思》(1954年)《路标》(1919-1961年间论文集)等。
人物生平
早期:1889-1909年?
海德格尔出生在德国梅斯基尔希镇(messkirch)一个天主教家庭,祖上都是手工艺人和朴实的农民。妈妈约翰娜·肯普夫·海德格尔(johanna kempf heidegger)是一位贤能而顾家的全职主妇,照料着孩子们的日常起居,爸爸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friedrich heidegger)则是梅镇天主教堂的司事,负责敲钟、洒扫庭除、挖墓等杂役活,他们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亲箍马桶的收入。海德格尔还有一个十分要好的弟弟名叫弗利茨(fritz),弟弟性格活泼,有点口吃,把后来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常常念成此、此、此在(da-da-da-sein)。海德格尔在这样融洽朴素的家庭氛围和亲近自然的环境中成长着。
青年才俊海德格尔
小时候海德格尔一直觉得自己未来要成为一个牧师,因为身为优秀布道者的同乡亚伯拉罕(abraham)是他一直以来的言行榜样,于是海德格尔立志向他学习,在康斯坦茨(konstanz)人文中学就读期间就十分努力,他修读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并且每天都要读点希腊语原著,还几次获得了奖学金;生活上他也尽量学着独立,在天主教学校寄宿学习,没给家里增添额外负担。几年后,19岁的海德格尔顺利加入了耶稣会,成为一位见习修道士。
?
正在一切都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平稳行进时,海德格尔的身体状况突然发出了警告。在某次爬山的间隙他忽然感到一阵心绞痛,去医院检查时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心脏病。见习教会出于健康安全考虑,告诉海德格尔他不能再继续当实习牧师了,并且解除了他的会籍。但是海德格尔并没有放弃这条牧师之路,他一边修养身体,一边打算在上大学之后继续学习神学。在修养期间海德格尔偶然从教会牧师那里读到了哲学家布伦塔诺的博士论文《论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存在”的多重含义》,对“存在”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期:1909-1930年?
养好身体后,海德格尔即刻申请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开始攻读神学和哲学。在弗莱堡学习期间,海德格尔还接触到了后现代主义、神学解释学、胡塞尔的现象学等,这些思想为他提供了一个深刻而广阔的精神家园,期间他开始广泛阅读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荷尔德林、和尼采等人的著作,也正是由于接触了哲学,海德格尔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学术志向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他不再醉心于神学和天主教的保守主义立场,开始围绕“存在”问题进行系统的哲学思考。
?
由于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钻研文献,海德格尔疲劳过度,心脏病又复发了。于是他不得不再次休学,整个春天和夏天都回到梅镇静养,这也是海德格尔青年时代中孤独、抑郁而迷茫的时期,身体跟不上灵魂的步伐,海德格尔自称这是生命中的“橄榄山时刻”(耶稣受难的地方)。病愈后,海德格尔重返弗莱堡大学,由于成绩优异,并且在逻辑学研究方面发表了关键论文,他受到教授的赏识,也因此获得了神学基金会每月400马克的资助,为了供养学业,海德格尔还兼职做私人讲师,经济上虽然拮据,但也算自给自足。

海德格尔曾伏案写作的书桌
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如纯意识问题,现象学方法)深刻地启发了海德格尔,他坦言“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对于我的学术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于是,海德格尔在这位思想启蒙导师的方向上继续推进存在论问题,特别是对存在的意义问题的研究,海德格尔在导师施耐德和李凯尔特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1913年)。次年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作为成年男子的海德格尔被迫应征入伍,几个月后他又因心脏病复发不得不退伍,反复几次入伍又退伍,幸运的是,最后他被安排到邮局工作,任务清闲,才得以继续进行自己的学术活动。心脏病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颇有一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

海德格尔在1916年获得了弗莱堡大学的教职并担任讲师,他的教职论文《登·司各托的范畴和意义学说》展现出了自己日后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揭示人的思想在观念化和理论化之前最原初的表达及其意义,海德格尔的一生都在思考着其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战争和心脏病也促使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彻底转变:他脱离了天主教神学,也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方法和新康德主义之间开出了自己的哲学道路,创立了“实际生活经验”和“形式显示”的现象学-解释学方法。

次年(1917年)海德格尔与大学时期的青梅竹马埃尔福里德·佩特里步入婚姻,两个儿子约尔根和赫尔曼也在后来的两年相继出生。家庭美满的同时,海德格尔的职业生涯也进入黄金时期,他与胡塞尔见面并建立了亲密的学术友谊关系,先是担任了胡塞尔研讨班的助教(1919年),后来又成为马堡大学哲学系的副教授,一直在马堡工作了6年。期间他讲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且用自己的形式显示方法创造性地解读亚里士多德,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那托普手稿》。在此期间他一直筹备着自己对时间性问题和此在问题的研究,在1922-1926年间进行了多场有关存在问题的私人聚会演讲和公开演说。1922年他在胡塞尔家中结识了马堡大学哲学系的雅斯贝尔斯(k·jaspers),并和这位道友结成亲密的友爱关系,他们共同研究生存现象和生命问题。他在马堡大学的教学活动与新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学生们(特别是吸引了阿伦特的爱慕,甚至在海德格尔老年时期阿伦特每年都会登门拜访他,这也导致阿伦特和妻子的关系十分紧张),更重要的是为《存在与时间》(1927年)的发表奠定了成功的教学基础。直到1928年胡塞尔退休,海德格尔的影响力已经远超自己的思想导师,有了广泛的追随者,他也顺利接替了胡塞尔在弗莱堡大学的教授职位。由于声名鹊起,学术影响力广泛,海德格尔还在后来当选弗莱堡大学的校长(1933年)。

海德格尔与妻子、两个儿子在一起
《存在与时间》出版之后,海德格尔觉察到人们对自己的著作充满兴趣与误解,他为了对自己的哲学进行公开定位,开始以康德哲学为对话者,展现自己的哲学立场。1929年春天,海德格尔在达沃斯高校论坛上进行以《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康德书》)为主题的密集演讲,次年(1930年)又继续在全国各地进行以《今日哲学问题状况》《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真理的本质》为主题的巡讲。

海德格尔刻苦地进行学术研究,但这不妨碍他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他在托特瑙山建立了一个“山中小屋”(1928年),一边在此体验最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一边对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思考和创作。海德格尔将这里视为“天、地、人、神”交融的神仙地,小屋只接待最熟悉和最亲密的朋友,据说海德格尔在此试图翻译过《老子》,对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十分认同。其次诸如《论人道主义的信》《出自思想的体验》等经典作品都是在小屋中写成的。

海德格尔在乡间生活
晚期:1930—1976年?
1930年之后,海德格尔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转向”,即从早期的由此在到存在的思路,转变为后期的由存在到此在的进路,并由此开拓出许多新的思想面向,包括艺术的本质、诗和语言、技术、“道”等。海德格尔从弗莱堡大学辞去了校长职务(1934年),环绕欧洲各地进行演讲活动,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演讲稿,筹备着海德格尔著作全集。《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年,弗莱堡演讲)《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1936年,罗马演讲)等都是在此期间的研究成果。

1945-1951年,二战中德国战败后,海德格尔由于有支持纳粹的嫌疑故而被“冷遇”,占领军禁止他公开授课,因此他退隐到了山中小屋。在黑森林的小屋中,海德格尔创作了《田间小路》《林中路》等充满灵性的哲学著作。海德格尔还是唯一和中国的道家思想深入交流的德国哲学家,在小木屋中,他曾邀萧师毅一起读《道德经》,把老子的“道”创造性地阐释为“道路”和此在的“境遇”,借助“道”对现代工业文明和技术进行反思(例如后来他曾在德国巴伐利亚艺术协会进行“技术时代的艺术”系列演讲),以期回归人类原初的生存世界。

眼神“看穿一切”的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在人生最后的十几年一直在筹备自己的作品集,整理之前的讲课稿,后来他重返弗莱堡大学的讲堂,组织研讨班并进行演讲活动。陆续出版了诸如《同一与差异》(1957年)《物的追问》(1962年)《技术的转向》(1962年)《路标》(1967年)等后世耳熟能详的哲学作品。
?
海德格尔是位高寿哲学家,活到了86岁,于1976年春天逝世于弗莱堡,按照他的遗愿安排,遗体被运回梅镇安葬,家人为他在天主教堂举行了简单的葬礼。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寻求理解存在的“道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思考仍在持续启发着当代学人。
轶闻趣事
“小黑人”与“小心肝”
众多哲学家中海德格尔“擅长谈恋爱”,他写给埃尔福丽德的信十分浪漫,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药可救的情种的形象。在信中,海德格尔亲昵地称埃尔福丽德“小心肝”,自称“小黑人”,还要把对妻子的爱意“全都收藏进小匣子里”。
他俩结婚的时候,埃尔福里德得到了爷爷奶奶的祖传金戒指,这枚戒指便成了俩人的爱情信物。然而在一次游玩划船的活动中这枚意义深重的戒指不慎滑落到博登湖里,埃尔福里德一度非常难过。海德格尔为了安抚好伤心的妻子,立刻跑到珠宝店买了一枚戒指,还在上面细心地刻上“小心肝1915博登湖1916”。
?
埃尔福里德也非常关爱她的“小黑人”,据说她是第一位在弗赖堡取得驾照的女性,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接送海德格尔上下班。

?不想做田野农夫的城里人不是好哲学家?

海德格尔对城市生活和现代科技感到疲倦,与森林和乡野为伴的生活是他的心之所向,也是他的童年记忆,于是他在德国黑森林地区建起了一座远离尘世的隐秘的小木屋。这里的一切都很原始,生活连接着土地和天空,海德格尔对此感到很满意。他从小木屋的窗口看着农夫搬来一捆捆木料搭建房子,看到农夫驱赶牛羊上山坡吃草,感受乡间清新的青草气息、欣赏云卷云舒的天空,听见暴风雨擦着小屋呼啸而过……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完全放松下来了,这种回归土地的生活颇有“道法自然”的意思,他觉得自己的哲学也因此真正根植在农民的生活和大地之中了。

海德格尔不仅自己喜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还要带动身边人一起“下乡体验”。在小木屋隐居时,海德格尔常常亲历亲为,担水、劈柴,挽起袖子除草,进行着最原始的劳作,一下子变身成一个“味儿很正”的乡野农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还把妻儿都接到这里,让他们陪自己一块生活,“迷弟”伽达默尔闻讯也跑过来看自己的“偶像”,乐此不疲地和他一块干农活。海德格尔自己聊到一件趣事,这附近有个80多岁的农妇非常喜欢自己,她常常在自己独居小屋的时候爬上通往这里的高坡,只为来看他一眼,还担心突然来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他。

海德格尔正在挑水,笑意盈盈,享受着乡间生活
重要思想
此在(基础存在论)。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此在(da-sein)概念,他的目的是通过对在此的存在(即人)的揭示,进而追寻存在的意义。首先,海德格尔在这个问题上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直观”方法的启发,提出了此在不是有待被研究的对象和客体,而是在此存在的状态,由此进展到对人如何生存的问题的讨论。其次,作为此在,我们基本的生存状态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在世)”。世界即此在的生活于其中的载体: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区分为本真的状态(主动地选择成为自己并意识到死亡将至)和非本真的状态(被动地随波逐流),而在世的核心就是把“物”作为用具看待并且与其打交道(即使用物以便实现某个目的),这样做也是此在的本性使然。最后,此在有三重结构:话语、理解、情绪态度,只有在语言中能表达出来的东西,才能被理解,只有被理解的东西才能被情绪所感染。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称“
人物一知海德格尔大地承担此在,语言承载存在哲学考研(海德格尔的事例)插图
语言是存在的家”。

操心(烦)。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操心概念,操心是此在的根本属性,作为有限的存在者(此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对环境有一种实践的操心,对周围人有一种个人的操心,这种操心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自身认同”前提。操心所包含的三种成分会引起我们内心的焦虑,主要包括:操心的“实际性”,即我们被抛入世界(我没要求出生,我还是在此);操心的“生存性”,即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操心的“沉沦”,即人丧失了自己原初的真实性,在他陷入非本真的生存之后便成为了一个非本真的“常人”。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
海德格尔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看到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宰制和对时代的塑造,与同时代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一起进行有关技术的论辩。技术是现代性的标志,技术文明的基本构架/座驾(gestell)推动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也使人无休止地剥削大地的潜在资源,人因为自己所创造的技术而变成了眼光片面的工具。

《存在与时间》
考研热点

近5年来各大院校对海德格尔哲学的考察频率中等偏上,真题仅对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进行考察,一般不涉及偏门的知识点,考纲包含现西部分的院校易考海德格尔的相关题目。例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浙江大学中西哲学史2023年真题,论述),此在/基础存在论(华东师范大学外哲科目2023年真题,论述),烦(北京大学2022年真题,简答)等。

此在、操心、存在等概念是海德格尔的复习重点,题型以简答和论述为主。(学习小tips:可以将海德格尔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对科学理性主义的批评、现象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再对他的哲学进行学习和理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8